良医医典

胸腺瘤

就诊科室: 外科 、胸外科

本医典由京东健康与360良医联合出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日常
  • 预防

概述

  • 可伴随有重症肌无力心肌炎、全身红斑狼疮
  • 一旦发现要及时切除,侵犯周围组织者要放化疗
  • 预后良好,恶性者如及时治疗可存活10年以上

简介

胸腺瘤是前纵隔内最常见的肿瘤,多为实质性肿瘤,可发生坏死、出血和囊性变。胸腺瘤具体病因不明,20~50岁人群多发,50岁以上较少见。患者多无特殊症状,可出现咳嗽、胸闷、胸部钝痛、心慌等非特异性症状。胸腺瘤患者可伴有重症肌无力、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低丙种免疫球蛋白血症等。胸腺瘤一经发现,应及早手术治疗,还可手术后进行放化疗以及免疫治疗等,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症状表现:

胸腺瘤患者多无特殊症状,可出现咳嗽、胸闷、胸部钝痛、心慌等非特异性症状。

诊断依据:

依据胸部X线检查,见前纵隔内有圆形或者类圆形块影,边缘多清晰,或有分叶即可诊断为胸腺瘤。

胸腺瘤有哪些类型?

1.根据组织类型,可分为3个类型:

  • 皮质型胸腺瘤
  • 髓质型胸腺瘤
  • 混合型胸腺瘤

2.按细胞种类,可分为4种类型:

  • 上皮细胞型:以形成哈氏小体的网状上皮细胞为主
  • 淋巴细胞型:以淋巴细胞(即胸腺细胞)为主
  • 混合型:兼有上述两种细胞
  • 梭形细胞型:为上皮细胞型的一个亚型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20~50岁人群多发,50岁以上较少见[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大多数胸腺瘤为良性肿瘤,经及时手术可治愈。部分恶性胸腺瘤,经及时手术和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预后也较好。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病因

为什么会得胸腺瘤?

胸腺瘤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阐释清楚。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胸腺瘤?

因胸腺瘤发病原因不明,故无明确诱因。

哪些人容易得胸腺瘤?

因胸腺瘤病因不明,故无易发人群一说。

症状

哪些感觉可提示早期胸腺瘤?

胸腺瘤早期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出现,多通过体检发现。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胸腺瘤?

胸腺瘤多无特殊症状,患者可出现咳嗽、胸闷、胸部钝痛、心慌等非特异性症状。

若出现剧烈疼痛、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颈静脉怒张、面部水肿,眼睑浮肿等)、膈肌麻痹(腹式呼吸减弱,甚至呼吸困难等)、胸腔积液、声音嘶哑,提示肿瘤已有广泛外侵,可能为恶性胸腺瘤。

其他症状

重症肌无力:大约30%的患者可伴有重症肌无力,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的肌肉无力,运动功能障碍,比如拿不起东西,走不动路,呼吸困难等,还会表现为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可得到缓解。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吗?

极少数患者伴有红细胞发育不全、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全身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心肌炎等并发症。

1.红细胞发育不全:表现为贫血的症状,皮肤黏膜苍白,头痛、眩晕、精神萎靡不振、晕厥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2.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表现为容易感染,比如容易感冒,容易得肺炎等症状。

3.全身性红斑狼疮:大多数疾病活动期患者会出现各种热型的发热,尤以低、中度热为常见,可有疲倦、乏力、没有食欲、肌肉疼痛、体重下降等症状。

4.风湿性关节炎:游走性关节肿胀、疼痛,指疼痛的关节会不断变换,如今天膝关节痛,明天肩关节痛,后天肘关节痛,大后天又膝关节痛等症状。

5.多发性骨髓瘤:常见临床表现为骨骼疼痛、皮肤黏膜苍白,头痛、眩晕、精神萎靡不振,小便泡沫多、浑浊、量增多等肾功能损害症状,血钙增高(轻症者表现口渴和多尿;重症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甚或嗜睡、昏迷)和感染(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症状。

6.心肌炎:可表现为心慌(感觉心跳明显)、胸痛、呼吸困难、水肿,甚至晕厥、猝死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胸外科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体检时胸部X光显示纵膈内有阴影,或出现咳嗽、胸闷、胸部钝痛、心慌等非特异性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1.胸部X线检查:可见前纵隔圆形或者类圆形块影,边缘多清晰,或有分叶。少数恶性胸腺瘤患者可有肺不张胸腔积液等表现。如果胸部X线检查有这些表现,就可以初步诊断为胸腺瘤。

2.CT检查:可了解胸腺瘤的范围,一般位于升主动脉或者主动脉前方的前上纵隔内。

3.增强CT检查:可以判断胸腺瘤肿瘤内部情况、边缘情况以及对大血管的影响情况,但对于判断胸腺瘤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有限。

4.超声或CT引导下的肿瘤穿刺:能够在术前获得病理诊断,对胸腺瘤的良恶性进行判断。

5.肌电图检查:在胸腺瘤手术前应该进行肌无力的排查,如怀疑有肌无力,可以进行肌电图等进一步的检查,有利于判断胸腺瘤是否伴发了肌无力。

治疗

本病大部分可以治愈,胸腺瘤一旦发现就要及时手术治疗。

治疗目标

胸腺瘤的治疗目标是彻底切除肿瘤和胸腺组织,避免转换和对周围组织器官造成侵害。

手术治疗

1.彻底胸腺瘤切除术:胸腺瘤一经发现,应及早手术,手术应彻底切除肿瘤及胸腺组织,包括纵膈内脂肪组织。因为如果切除不彻底,就有复发的可能。

2.姑息性胸腺瘤切除术:适用于胸腺肿瘤与重要脏器(心包、心、肺)、大血管关系密切者,或者身体较为虚弱的晚期肿瘤患者。所谓姑息就是不能彻底切除干净,只能暂时缓解病情的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

适用于不能完整切除的胸腺瘤,推荐术后放疗。Ⅲ期胸腺瘤(对周围器官有侵犯,比如心包、肺、大血管等)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推荐术后放疗。但需要注意,放疗可能会引发放射性食管炎等局部组织的病变。

化学药物治疗

对进展期肿瘤,推荐化疗联合(或不联合)放疗。化疗药物可选择顺铂等,可使部分患者肿瘤得到缓解,并使生存时间得到延长。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下降、贫血(皮肤黏膜苍白、头晕、精神萎靡不振等)、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没有食欲等)及肝功能异常(可无显著症状)等。

治疗周期

良性胸腺瘤,只需要短期手术治疗即可。需要做放化疗的胸腺瘤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良性胸腺瘤,经过及时手术治疗即可治愈。部分恶性胸腺瘤,及时早期手术(未对周围组织造成侵犯前)也可治愈。已经对周围组织造成侵犯或转移的恶性胸腺瘤患者,及时规范治疗,也可存活10年以上。只有部分患者预后不良。如果不及时规范治疗,胸腺瘤侵犯心包、肺和大血管,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由于血管破裂等原因而死亡[2,3]。

多长时间复诊?

  • 良性胸腺瘤术后前3个月建议每月复诊1次,随后每3~6个月复诊1次。2年后,如果没有复发迹象,可改为1年复诊1次。
  • 恶性胸腺瘤术后化疗者,以6周为一疗程,第一疗程建议每周复诊1次至第6周,随后在术后第12周和第18周各复诊1次,如果状态良好,改为3~6个月复诊一次,3年后如果没有复发迹象,改为6~12个月复诊1次。

日常

平时应如何监测病情?

  • CT检查监测:最好在每次复诊时,进行胸部CT检查,观察是否有复发迹象。
  • 症状自我监测:对于伴随有肌无力的患者,要观察治疗后肌无力症状是否有得到改善,如果肌无力持续加重,要及时复诊,改进治疗方案。

平常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 如果胸腺瘤较大,或者侵犯、压迫到了食管,可改为半流质饮食。
  • 服用化疗药物治疗者,需要注意在服用化疗药前2小时进食,以尽量减少化疗药带来的食欲不振等消化道不适。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 要注意伤口做好清洁护理,定期换药消毒,避免伤口感染
  • 进行放疗者,需要注意做好放疗部位皮肤的护理,可以适量涂抹一些护肤霜,洗澡时不要用力搓洗,避免局部皮肤破溃。

预防

普通人怎么预防胸腺瘤?

因为胸腺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所以目前没有特异性的预防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孝平主编.外科学八年制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53-454. [2]吴肇汉,秦新裕,丁强主编.实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472-1473. [3]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主编.外科学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82.
展示更多
限时免费咨询良医问医生
数十万医生 24小时在线 分钟级响应
胸腺瘤
我要问医生
10万权威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