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医医典

开角型青光眼

就诊科室: 眼科 、青光眼科

本医典由京东健康与360良医联合出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日常
  • 预防

概述

  • 临床表现为视疲劳、眼胀、视物模糊
  • 严重者可出现失明
  • 一般早期药物治疗,晚期需手术治疗

简介

开角型青光眼主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前部视神经病变,与眼压升高、房角开放 (角膜与虹膜之间的夹角为房角,是房水流经的通路)、视盘凹陷扩大(视杯是位于眼睛后方的光感性组织被称为视网膜,形成一种被称为作视杯的结构)、视神经盘沿面积减小、视神经纤维层缺损有关,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

临床上开角型青光眼主要是指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表现为视疲劳、眼肿胀、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失明。一般通过药物或手术治愈。患者需要长期定期复查。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为眼睛肿胀、视疲劳、视物模糊。

诊断依据:

根据典型的眼睛肿胀、视疲劳、视物模糊等症状,眼压升高(正常眼压参考值10-21mmHg)、视盘损害、视野缺损三大诊断指标,其中两项阳性,前房角检查属于开角,即可诊断。

开角型青光眼有哪些类型?

  • 原发型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视神经病变,病因尚未明确;
  • 继发型开角型青光眼:是由于某些疾病如:青光眼引起眼球内容物增加,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的眼压急剧升高和前房角开放形成开角型青光眼。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较常见,目前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资料,没有明确的患病率。好发于高度近视、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系统异常等人群,从遗传学研究表明黑种人遗传率较高。[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开角型青光眼是由于病理性眼压升高,因此可以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降低眼压从而治愈。

是否遗传?

是,根据研究表明开角型青光眼与种族有关,黑种人患病率最高与人体4四号染色体基因位点有关。

是否医保范围?

病因

为什么会得开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主要是由于病理性眼压升高导致特征性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的一种眼病,可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原发型开角型青光眼常与遗传、全身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因素有关。继发性青光眼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

1.原发型开角型青光眼:

(1)遗传因素:根据研究表明[2]开角型青光眼与种族有关,黑种人患病率最高与人体4四号染色体基因位点有关;

(2)全身心血管系统疾病因素: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异常,可影响视盘的血流灌注;

(3)糖尿病因素:糖尿病可使眼部的小血管发生玻璃样变(玻璃样变时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间质或细动脉壁等蛋白质蓄积),导致视盘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开角型青光眼;

2.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糖皮质激素:局部或全身糖皮质激素可使眼球内部房水循环功能紊乱眼压升高,引发开角型青光眼。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开角型青光眼?

  1. 高度近视: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眼轴不断的增长,网孔变狭窄容易导致眼内房水引流阻塞,从而眼内压增高;
  2. 过度劳累、熬夜:过度劳累、熬夜会使眼压增高。

哪些人容易得开角型青光眼?

  1.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会损伤眼底小血管,使眼底发生大片无灌注区,从而新生血管生成而导致新生血管性的开角型青光眼;
  2. 有心血管疾病者:如某些血管阻塞等因素影响视神经盘供血,从而引起眼压增高,易患开角型青光眼;
  3. 开角型青光眼遗传史的人:部分开角型青光眼有遗传家族史。

症状

哪些感觉可提示早期开角型青光眼?

一般视力会逐渐变差,不容易引起注意,可通过检查眼底检查发现。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开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一般会有眼胀、视物模糊等症状,部分患者会有视疲劳等症状。不同类型的表现如下:

  1. 原发型开角型青光眼:会出现视力模糊、视力下降、视疲劳等症状;
  2. 继发型开角型青光眼:视野范围缩小(眼球不动双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缩小)、失明等症状。

其他症状

当时疲劳时还可出现眼睛发干、痒等症状。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吗?

  1. 前葡萄膜炎:在开角型青光眼术后由于虹膜发生炎症后常影响睫状体,可有疼痛、微光等表现;
  2. 恶性青光眼:术后眼压升高,晶体虹膜隔向前移使前房变浅或消失。主要表现有眼红、眼涨、视物不清等表现。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 眼疲劳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出现视力模糊及时就医;
  • 出现视野狭窄情况立即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1. 眼压检查:测量眼压大于等于21mmHg;
  2. 眼房镜检查:观察房角结构及深度、前房角是否开放;
  3. 盘结构检查:观察视盘形状、杯盘比大小(视乳头中视杯和视盘比值,正常值为小于等于0.3)、眼底有无出血。
  4. 视野检查:视野检查是否有缺损。

治疗

目前国内外青光眼学界已经到共识:青光眼最有效的的治疗策略就是控制眼压联合视神经保护药物。只有把眼压控制在个体正常水平,才能有效的阻止青光眼神经和视野损坏的发生和发展[2]。

治疗目标

开角型青光眼将眼内压控制在目标范围(目标眼压因人因眼而异),稳定视野,进一步保存视功能。

药物治疗

1.降眼压药物:

(1)前列腺素滴眼液:疗效好,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者,促进房水经小梁网及葡萄膜巩膜通道流出,降低眼内压且相对安全,也是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线药物。如大剂量使用会出现眼部刺痛、瘙痒等症状,患有眼内膜炎、支气管病史患者禁用,是目前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重要药物。;

(2)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疗效好,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眼压升高者,代表药物噻吗洛尔,通过阻断位于睫状体上的β2来达到减少防水生成。不良反应有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因此支气管哮喘、重度心衰者禁用;

(3)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疗效好,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眼压升高者,代表药物1%肾上腺素该药物可同时兴奋α、β受体从而增加房水的外流。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眼球前房角关闭,眼内压的房水排出受阻导致的闭角型青光眼。)禁忌使用。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轻度腹泻等,左室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者禁用;

以上药物如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眼压,需联合用药。

2.视神经保护药物:

(1)甲钴胺: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神经损伤者主要作用是营养神经、促进神经恢复。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哺乳期妇女及孕妇禁用。

手术治疗

  1. 小梁切除术:最常用的术式。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者,其原理在前房和解膜下间隙构建瘘管使防水排出,从而降低眼内压。有严重的虹膜病变患者、结膜筋膜有严重瘢痕粘连、分离困难者禁用,术后避免揉眼用力咳嗽等,减少用眼;
  2. Schlemm管成形术: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眼压高者,其原理是一种房水引流系统,安全的降低眼压,尤其对眼部有感染,或者有出血高风险的患者和小梁切除术有并发症的患者是较好的选择。高血糖高血压患者禁忌使用,术后注意不要过度用眼;
  3. 小梁消融术: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眼压升高者,其原理在角膜缘建立一新的防水引流通道。角膜水肿或房水混浊者禁用,术后注意眼部护理,不能清洗眼部。

治疗周期

1.目前主要是通过药物或手术,降低眼压,保护视神经,从而保存视功能;

2.患者需要长期随诊复查。

治疗后效果如何?

1.及时规范治疗通过滴眼液或手术可控制病情;

2.若不及时规范治疗会严重者导致失明

多长时间复诊?

1.稳定性青光眼(眼压及视野维持稳定)每4个月~1年复查一次;

2.不稳定性青光眼(眼压及视野控制不理想)每1个月复查一次。

日常

平时应如何监测病情?

治疗后眼,眼内压控制在正常水平,遵循医嘱定时复查,观察视野是否稳定,如有改变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平常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1. 控制每次的饮水量:少量多次饮水,一次快速的饮水会使青光眼患者眼压升;
  2. 多吃含有维生素B的食物如:胡萝卜、芹菜、西红柿等;
  3. 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麻辣火锅、麻辣小龙虾、碳酸饮料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 在生活中多到户外散散步,看绿植物,多做眼保健操;
  2. 多做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眼内压如散步、跑步等运动;
  3. 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心情激动使眼内压上升。

预防

普通人怎么预防开角型青光眼

1.在工作中尽量少看电脑,注意眼睛的休息,避免过度用眼;

2.在生活中避免长时间看手机,看电视要有尽力远离电视,可以种植一些花花草草;

3.近视也是发病的高危因素,因此要保护好视力。

4.高危人群的预防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近视者:保护好视力,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坐姿习惯;

(2)心血管系统疾病者:控制好原发病,积极治疗原发病。

(3)避免滥用激素类药物。

 

参考文献:

[1] 唐炘.青光眼诊断图谱.(北京同仁医院).人民出版社.2021-07-01

[2] 黎晓新.王宁利. 眼科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人民出版社

[3] 黎晓新.王宁利. 眼科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人民出版社

展示更多
限时免费咨询良医问医生
数十万医生 24小时在线 分钟级响应
开角型青光眼
我要问医生
10万权威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