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医医典

对苯二胺皮炎

就诊科室: 中医科 、中医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儿科 、小儿皮肤科

本医典由京东健康与360良医联合出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日常
  • 预防

概述

  • 接触对位苯二胺引起的皮炎湿疹样改变
  • 表现为皮肤瘙痒,发红,出现红斑,丘疹、水疱
  • 通过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简介

对苯二胺皮炎是指接触含对位苯二胺的物品,如染发剂等引起的皮炎湿疹样改变,为常见皮肤过敏疾病。皮损可发生于手背、腕部、前臂、眼睑和鼻部,表现为接触部位的皮肤瘙痒,皮肤发红,出现红斑,出现丘疹、水疱甚至大疱。如果患处不再接触致敏物质,也没有并发症,则皮疹可在2~3周内消失,但再接触时往往复发或加重。

症状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接触部位的皮肤瘙痒,皮肤发红,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甚至大疱。

诊断依据:

患者发病前接触到含对苯二胺的物品,接触部位出现皮肤瘙痒,皮肤发红,出现红斑,出现丘疹、水疱甚至大疱,即可确诊。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发生率较高,多见于女性,目前尚无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病因

为什么会得对苯二胺皮炎

对苯二胺皮炎是指接触含对苯二胺的物质后,引发的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如染发剂等,可对皮肤具有刺激、腐蚀作用。

哪些人容易得对苯二胺皮炎?

常见于经常染发的人群:染发剂含有苯二胺物质,容易引起苯二胺皮炎。

症状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对苯二胺皮炎

对苯二胺皮炎的典型表现有接触部位出现皮肤瘙痒,皮肤发红,出现红斑,出现丘疹、水疱甚至大疱。

1.皮肤瘙痒:常为首发症状,以接触染发剂的头皮瘙痒为主。

2.皮肤发红:皮肤可呈大片潮红,红肿。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染发后,头皮及周边皮肤出现瘙痒,皮肤发红,出现红斑,出现丘疹、水疱甚至大疱,需及时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1.体格检查:查看患者的患处皮肤的颜色、大小、形状等。触诊丘疹的质地、弹性,是否有痛感。

2.病理学检查:取患者的皮损边缘,送去病理科进行检查,病理特征符合即可确诊。

治疗

本病可治愈。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多数情况下,治疗效果较好。

治疗目标

缓解患者皮肤瘙痒,治愈疾病

药物治疗

1.抗组胺类药物:常用的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酮替芬等。抗组胺类药物有较好的止痒效果。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胃肠道相关疾病如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

2.炉甘石洗剂:主要使用方法为外涂。具有止痒、消炎的作用。不良反应有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对本药物过敏患者禁用。

3.中医疗法:治则:宜清热、凉血、解毒。内服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去柴胡、当归、加白茅根、蒲公英、大青叶;大便干者加大黄;湿盛者加泽泻、猪苓、茵陈;发热加生石膏。症状轻者可服龙胆泻肝丸。

其它治疗

物理治疗:用柔软的毛巾湿敷患处15~30分钟,舒缓皮肤。

治疗周期

对苯二胺皮炎需要短期治疗。一般为7-14天。

治疗后效果如何?

可治愈,经过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皮炎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多长时间复诊?

症状缓解后可不进行复诊,若复发或加重,遵医嘱复诊。

日常

平时应如何监测病情?

  • 自我监测:观察皮肤发红、瘙痒状况,有无增加等。

平常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 无需特殊的饮食护理,患者日常要注意宜饮食清淡、营养丰富即可。
  • 避免进食可能诱发过敏的食物,如鱼、虾、鸡蛋、牛奶等。
  • 戒烟戒酒:酒精会加重皮肤反应,药物和酒精混合饮用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应当停止饮酒。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 治疗时应注意使患者保持冷静、乐观心态,不必过于紧张。
  • 避免再次接触含对苯二胺相关的物品。

预防

怎么预防对苯二胺皮炎

1.避免接触含对苯二胺的物品,比如减少染发次数。

2.禁止过度使用化妆品,用后及时清洗干净,若对某种化妆品过敏,应及时更换。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澡、勤换衣物等。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与性病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06. [2]王宝玺.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皮肤病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779.
展示更多
限时免费咨询良医问医生
数十万医生 24小时在线 分钟级响应
对苯二胺皮炎
我要问医生
10万权威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