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其他科 、急诊科
药物过敏反应又称药物变态反应,是药物作为变应原,在体内引发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形成,使机体致敏,当药物变应原再次进入人体内与特异抗体相结合时引发变态反应。该反应是异常的免疫反应,多为急性起病。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与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有关。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外在可无明显体现)等,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主要是应用抗组胺药对症治疗。发生过敏性休克时,需立刻进行抢救。药物过敏无法治愈,只能缓解过敏症状,如果确定了对某种药物过敏,则需避免此类药物的再次使用。
临床表现可有发热、皮疹、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可无明显表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心悸、出冷汗、恶心、呕吐、紫癜等,严重者可损害肝脏、肾脏、大脑,发生过敏性休克表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发绀等)时可危及生命。
根据患者服药后的表现(如使用相关药物后出现发热、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表现)即可确诊该病。
根据临床发生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
根据发病的时间可分为:
无
本病常见。药物性过敏在药物不良反应中可占到5%~10%[1]。
不可治愈。使用抗组胺药治疗可缓解相应症状,但药物过敏不可治愈,一旦确定对某种药物存在过敏,则需要避免再次接触此类药物。
是,可存在遗传性,Ⅰ型药物过敏可存在家族遗传特性。
是
药物过敏反应基于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药物作为一种抗原,进入机体后,有些个体体内会产生特异性抗体(IgE、IgG及IgM),使T淋巴细胞致敏,当再次应用同类药物时,抗原抗体在致敏淋巴细胞上相互作用,引起过敏反应[1]。
服药后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瘙痒、胸闷、气喘等可提示早期过敏。
临床表现可有发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心悸、出冷汗、恶心、呕吐、紫癜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表现。
1.皮肤表现:超过90%的过敏患者出现皮肤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瘙痒、皮疹、荨麻疹、紫癜等。
2.过敏性休克表现
(1)心动过速:为休克的常见非特异性表现,可表现为心慌、心悸等。
(2)当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口唇、皮肤青紫色)、剧烈喘息、喘鸣等喉头水肿、支气管水肿表现时,需要警惕,患者可在极短的时间内陷入休克状态。
症状比较轻微,常与其他疾病的早期表现混淆,容易被忽略。主要有眼部表现(眼痒、流泪等)、呼吸系统表现(鼻堵、打喷嚏、胸闷、气短等)、胃肠道表现(位置不固定的隐痛或绞痛、恶心、呕吐)。
过敏性休克:主要是由于过敏反应剧烈,可引起喉头水肿造成窒息。过敏可使血管床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循环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患者陷入休克状态。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出冷汗,严重时出现昏迷(多突然性出现,意识不清,难以唤醒)、缺氧(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四肢发冷等[2][3]。
1.体格检查
(1)视诊:观察患者的皮肤、口唇颜色以及全身情况等。一般过敏患者需查看皮疹性质和范围。休克患者可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者面色发绀,还可表现为冷汗不止。
(2)问诊:询问病史,一是可以快速判断致病过敏原,患者一般知道自己容易过敏的物质;二是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意识障碍,休克者会出现淡漠等意识障碍表现。
(3)触诊:触摸患者脉搏的强度、快慢和节律,并检查患者皮肤的温度和干湿情况。休克患者可出现脉搏细弱、以及四肢厥冷等表现。
(4)听诊:听患者的呼吸音和心音,测量血压,休克患者可出现呼吸音急促、心律失常、低血压等表现。
2.实验室检查:
(1)过敏原筛查试验:在过敏物质不明确的情况下,通过变应原皮肤试验和变应原特异性抗体水平检测,可确定致敏的抗原物质。
(2)血气分析:主要是用来测定缺氧的程度,为后续的氧疗做指导。
(3)血生化检查:包括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淀粉酶、心肌酶谱、凝血功能等,为治疗用药作指导。
药物过敏,一旦确定过敏即为终生,不可治愈。治疗多是为了缓解突发的过敏症状。
解除过敏状态,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
一般抗组胺药
休克抢救用药
1.肠道外肾上腺素制剂:作用是扭转过敏性休克在心血管、皮肤、胃肠道和肺部的表现。
(1)常用药物:肾上腺素。
(2)适用人群:适用于出现休克、水肿、气道阻塞、支气管痉挛和荨麻疹等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心脏缺血、心律失常、焦虑、震颤、高血压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患者慎用。
(3)不良反应:作为首选的抗休克治疗药物,只要不加重休克程度,为了保证抢救的有效性,不影响生命安全的不良反应可以先忽略。
2.吸入性β受体兴奋剂: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喉头、支气管黏膜水肿。
(1)常用药物:沙丁胺醇。
(2)适用人群:适用于发生喉头水肿、支气管等呼吸道黏膜水肿的患者。
(3)禁忌证:严重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难控制的高血压。
(4)不良反应:作为首要的解除水肿痉挛药物,只要不加重缺氧程度,为了保证抢救的有效性,不影响生命安全的不良反应可以先忽略。
3.抗组胺药:主要缓解过敏皮肤的表现,也有助于治疗心脏和呼吸方面的并发症。
(1)H1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苯海拉明。不良反应有口干、尿潴留、视力障碍等。除非对本药有过敏反应,否则在严重过敏反应中没有使用的绝对禁忌症。
(2)H2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西咪替丁。不良反应有头痛、意识模糊、心律失常、低血压等。除非对本药有过敏反应,否则在严重过敏反应中没有使用的绝对禁忌症[2][3]。
药物过敏以及药物过敏性休克为急性起病,最终目的是解除过敏状态,一般为短期治疗。
本病不需要复诊。
一般人群
作为普通人,在不知道自己对哪种药物过敏的情况下,在用药之前,要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相关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做出判断。在使用一些容易致敏的药物前,比如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须进行皮肤试验。
高危人群
存在药物过敏史、家族过敏史的高危人群,要避免再次接触此类药物。免疫低下的人群,要增强免疫力。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等,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55-360. [2]于学忠,黄子通主编,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6-30. [3]许虹主编,急救护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2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