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科室: 外科 、泌尿外科| 妇产科 、妇科
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是指尿液排出不受主观控制,可以简单定义为膀胱失控或无意排尿。临床常将尿失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和完全性尿失禁[1,2]。
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女性尿失禁往往较男性更为多见,大约10%的成年妇女患有尿失禁[3]。
尿失禁虽不会对患者造成急性伤害,但持续的潮湿和特殊的气味刺激,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引起自卑、焦虑、抑郁、社会孤立感等心理问题,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常被称作是“不会致命的社交癌”。
因此,一旦发生尿失禁,患者应及时就医治疗。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绝大部分患者经过上述规范治疗后,可以达到治愈,预后较好。
尿失禁的典型症状为尿液不自主排出,伴或不伴尿频、尿急等表现。
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即可作出诊断。通过全面询问病史、结合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X线尿路造影、盆底超声检查、膀胱镜检查、膀胱压力测定、尿流动力学检查等)可以进一步确定尿失禁的类型和病因。
无
本病常见。多个国家的调查数据显示,尿失禁的患病率在5%~70%之间不等,其中大多数国家在25%~45%之间。且女性尿失禁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约是男性的3倍。
可以治愈。绝大部分尿失禁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规范治疗,可以治愈。
否
是
尿失禁可由腹内压升高、尿道括约肌损伤或尿路梗阻等因素引起。不同类型的尿失禁,其发病原因亦有所不同[1,2]。
尿失禁无明显发病前兆,多数患者因已发生尿失禁而就诊。
尿失禁的典型症状为尿液不自主排出,伴或不伴有尿频、尿急。根据尿失禁的类型不同,其伴随的症状也不同。比如,急迫性尿失禁可伴随尿急、尿频和夜尿表现,充溢性尿失禁可伴随尿频、尿淋漓不尽、残余尿等[2]。
泌尿外科、妇科
结合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X线尿路造影、盆底超声检查、膀胱镜检查、膀胱压力测定、尿流动力学检查等)可以进一步确定尿失禁的类型和病因。
尿失禁的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具体选择何种治疗方式,需综合考虑患者尿失禁的类型、病因以及患病严重程度等因素。
缓解尿失禁症状,积极去除致病因素(如控制感染、治疗原发病等),预防并发症。
手术对于大多数尿失禁患者具有长期、确定的疗效,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依从性不好的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由于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排尿障碍、尿急、尿潴留、尿路感染、膀胱损伤、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因此,患者须遵医嘱谨慎考虑和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与路径。临床常用于治疗尿失禁的手术如下:
尿失禁患者可因无法控制排尿而出现自卑情绪,还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烦躁等心理,部分产后尿失禁的患者甚至存在轻生倾向。因此,一定要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受发病因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等因素的影响,尿失禁无特定治疗周期,存在个体差异轻症患者一般短期治疗即可,重症或者反复发作的患者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尿失禁经过合理规范的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较好,复发率很低。不规范治疗,尿失禁长期得不到纠正,将会引起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反过来又会加重尿失禁,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
需要复诊。行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的患者应遵医嘱或根据疗程进行复诊;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一般术后1周即应进行复查,若术后伤口出现不良反应,不足1周也要及时就医,以判断治疗效果和排除并发症,以后遵医嘱长期复诊。
1.普通人群:
(1)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不过度憋尿,便后及时清洁以防发生细菌感染,同时还要预防便秘,防止因便秘引起腹压增高。
(2)规律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还能帮助维持健康的体重,预防因肥胖导致的压力性尿失禁。
(3)保持精神愉悦,避免长期焦虑或精神紧张导致膀胱过度敏感、逼尿肌收缩难以控制进而诱发尿失禁。
2.高危人群:
(1)积极治疗可引起尿失禁发生的原发病,包括尿路感染、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巨大子宫纤维瘤、卵巢囊肿、糖尿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损伤等。
(2)为预防发生产后尿失禁及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应遵医嘱及时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尽早恢复正常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功能,以降低尿失禁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Irwin GM.Urinary Incontinence[J].Prim Care.2019 Jun;46(2):233-242. [2]宋岩峰.女性尿失禁的分类及其发病机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05:263-264. [3]Milsom I,Gyhagen M. The prevalence of urinary incontinence[J].Climacteric.2019 Jun;22(3):217-222. [4]刘昱,梁繁荣,李君毅,吴佳霓,庞然.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05:532-535. [5]徐翠芳,李晓英,温洁.盆底超声检查对诊断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10:141-142. [6]宋岩峰.膀胱压力测定及意义[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07:14-16. [7]刘修恒,陈志远.尿失禁的药物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02:76-78. [8]王锦秀.康复护理及温针灸对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0,5(13):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