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医医典

视神经胶质瘤

就诊科室: 眼科 、眼底科| 外科 、神经外科| 肿瘤科

本医典由京东健康与360良医联合出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日常
  • 预防

概述

  • 大部分发生于儿童,多为良性,生长慢
  • 临床表现取决于肿块位置,可有视力降低
  • 需要手术切除,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好

简介

视神经胶质瘤是来源于视神经内胶质细胞的原发肿瘤,良性或低度恶性。该病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根据发病年龄,可分为儿童组、成人组视神经胶质瘤。儿童视神经胶质瘤多为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为良性。成人组恶性程度高。视神经胶质瘤多是单侧发病,发展比较缓慢,某些情况下也可很快增大并累及视交叉、视束等。视神经胶质瘤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的原始位置有关,可出现视力下降、头晕头痛、眼球突出等症状。目前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多数情况良好,积极治疗,预后较好,可获得长期生存。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表现为进展性视力减退、眼球突出、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等。

诊断依据:

当出现临床表现,如视力下降、头晕头痛、眼球突出等需要及时去医院行脑部CT及MRI,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视神经胶质瘤,如有肿块再结合术后病理可见胶质细胞增生可确诊。

视神经胶质瘤有哪些类型?

1.根据发病年龄分:

  • 儿童视神经胶质瘤:占视神经胶质瘤的大部分病例,多为良性;
  • 成人视神经胶质瘤:恶性程度较儿童组高。

2.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分:

  • 球内型视神经胶质瘤:肿瘤首先生在球内段视神经,可突入玻璃体内;
  • 眶内型视神经胶质瘤:最多见,可造成眼球突出;
  • 颅内型视神经胶质瘤:病变可以侵犯颅内视神经、视交叉、视束等。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比较罕见,约占眼眶内肿瘤的5%左右,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1]。

是否可以治愈?

大部分情况可治愈。主要治疗方式有手术切除、化疗、放疗。

是否遗传?

可能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病因

为什么会得视神经胶质瘤

视神经胶质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相关的因素有:

  •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放射线暴露等会增加视神经胶质瘤的发病机会;
  • 化学因素:亚硝胺、苯并吡等化学物质具有致癌性,可能与视神经胶质瘤有关;
  • 遗传因素:具有肿瘤家族史的人,患视神经胶质瘤的风险可能比一般人群要高;
  • 社会及心理因素:C型性格的人容易得癌症,这类人的主要特征:常有焦虑抑郁,内心痛苦不向外表达,压抑自己的情感,回避矛盾。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视神经胶质瘤?

视神经胶质瘤的诱因尚不清楚,可能的诱因有:

  • 眼外伤:眼球外伤可能造成眼球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局部微环境异常,诱发视神经胶质瘤。
  • 其他部位的胶质瘤:如大脑或脊髓部位发生了神经胶质瘤,则可能诱发视神经胶质瘤,这可能与患者本身存在的某些基因异常有关。

哪些人容易得视神经胶质瘤?

  • 长期接触放射线及农药、有机溶剂的人群:放射线、农药、有机溶剂均为致癌性外部因素,可能增加患肿瘤性疾病的机会。
  • C型性格的人群:这类人常有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能造机体免疫系统紊乱,容易得视神经胶质瘤。

症状

哪些感觉可提示发生早期视神经胶质瘤?

视神经胶质瘤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的原始位置有关。肿瘤位于眶内段视神经最多见,表现为视神经萎缩、眼球突出、进展性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如出现不明原因视力进行性下降、眼球突出等,可能提示早期视神经胶质瘤。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视神经胶质瘤?

视神经胶质瘤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头晕头痛、眼球突出等临床症状,及时去医院行脑部CT及MRI可见视神经增粗,肿块影边界清楚,术后病理可见胶质细胞增生。不同类型的视神经胶质瘤可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 球内型视神经胶质瘤:可突入玻璃体内,造成视力显著下降,甚至失明
  • 眶内型视神经胶质瘤:可以表现为突眼、视力下降、眼球活动障碍等。
  • 颅内型视神经胶质瘤:可发生呕吐、头痛、眼球运动问题、视野有缺损。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吗?

  • 失明:表现为发病的眼球的视力丧失,这与肿瘤造成视神经损害有关,导致视觉冲动无法传导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 脑疝:肿瘤压迫颅内脑组织,导致部分脑组织移位,可出现瞳孔大小不一致,对光反射消失,严重者可造成死亡。
  • 癫痫:肿瘤侵袭造成局部脑组织放电异常,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全身僵直。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肿瘤科、神经外科

  • 出现视神经胶质瘤典型症状,可至肿瘤科就诊;
  • 确诊后需要外科手术干预,可至神经外科或眼科就诊。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 当出现视力下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当出现头晕、头痛,需要及时就医。
  • 当出现剧烈头痛、昏迷、视力明显下降、视野缺失等情况时,需要立即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 眼底检查:这是眼科常见检查之一,散瞳后在裂隙灯下可以直视眼底情况,可发现视神经萎缩视乳头水肿
  • CT或MRI: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对肿瘤定位、定性、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手术入路选择以及治疗后随访有帮助,可见视神经增粗,肿瘤边界清楚。
  • 病理检查:手术切除后的肿块需要进行病理诊断,显微镜下可见增殖的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混合交织成网,细胞核分布不均,具有异形性,可见核分裂象。

治疗

视神经胶质瘤治疗上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结合病情可辅以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确诊后需要尽早手术切除,以避免造成失明等严重后果。

治疗目标

缓解症状,避免失明、脑疝等严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化学药物治疗

治疗视神经胶质瘤的化学治疗的药物有卡铂、长春新碱和替莫唑胺。这些药物可改善大多数病情,但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如骨髓毒性、肝毒性、肾毒性等,且部分患者会出现过敏

  • 卡铂:适用于视神经胶质瘤术后的辅助治疗。第二代铂类广谱抗肿瘤药,破坏肿瘤细胞DNA,有一定抗肿瘤效果。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性毒性,常规剂量下,对肝、肾、心脏无明显影响;肝肾功能异常、严重骨髓抑制者禁用。
  • 长春新碱:适用于视神经胶质瘤术后的辅助治疗。可以与微管蛋白结合,从而抑制其生物活性,能使肿瘤细胞分裂停止,有一定抗肿瘤效果。剂量限制性毒性是神经系统毒性,禁忌症尚不明确。
  • 替莫唑胺:适用于视神经胶质瘤术后的辅助治疗。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烷化剂,有一定抗肿瘤效果。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严重骨髓抑制、对本药过敏、妊娠妇女禁用本药。

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手术原则为尽量缩小肿瘤大小、保留残存视力和垂体功能。手术指征有:肿瘤造成脑积水,需活检以明确诊断,经规范放射治疗后肿瘤继续增大,防止眶内肿瘤浸润至颅内,有进行性视力障碍及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肿瘤增长较快、黏液成分较多。一般情况较差,心肺功能不能耐受手术者禁止施行此手术,应该使患者身体状况恢复良好,心肺功能改善后才可施行。本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局部肿胀等。术后应及时换药,避免伤口感染

放射治疗

不推荐首选使用,因为放疗存在许多并发症,如全身免疫力下降、垂体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缺乏、性早熟闭经等。对 5 岁以下儿童,放疗造成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脑白质异常、脑实质体积减小等危害更大。放射治疗基本指征有:无法采用肿瘤全切除术,患者年龄大于14岁,病理类型恶性程度较高。

治疗周期

因病情而异,3个月至5年不等。

治疗后效果如何?

儿童期发病的视神经胶质瘤多为低级别的胶质瘤,肿瘤生长缓慢,病情稳定,预后较好。高级别的胶质瘤常见于成人,恶性程度较高者,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生长迅速,侵犯范围广泛,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胶质瘤局限于视神经者,多数病灶可长达15年不增大,10年生存率 95% 以上,预后较好。胶质瘤若侵犯相邻组织的患者预后差,10年生存率仅为70%[2-3]。及时规范治疗,无论视神经胶质瘤是局限于视神经者还是侵犯相邻的组织,患者预后比较好,视力可有效缓解,可获得长期生存。不规范治疗,视神经胶质瘤可逐渐增大,侵犯视神经及周围脑组织,造成失明、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多长时间复诊?

间隔3~6个月不等复查影像学检查,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诊。

日常

平时应如何监测病情?

平时无特殊办法监测病情,如出现视力下降等情况需要及时就诊,除此之外,需要按医嘱定期复诊。

平常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 合理均衡饮食,这是平常饮食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
  • 多进食鸡蛋、肉类等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这些食物有利于术后患者身体的恢复,促进伤口的愈合。
  • 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可加速术后伤口的愈合。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 生活:如手术后需要注意伤口换药护理,化疗后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等;
  • 运动:治疗后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及用眼习惯,不要使眼睛疲劳,多运动,可以慢跑等;
  • 心理疏导:此病大部分情况预后良好,可以长期生存,患者应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及情绪,配合医生治疗及定期复查。

预防

普通人怎么预防视神经胶质瘤?

1. 目前没有特殊的针对视神经胶质瘤的预防方式,普通人应该远离油炸食品和腌制食品,戒烟戒酒,远离放射线及致癌性有机溶剂,保持健康的心理与情绪状态,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及时诊断与治疗。

2. 高危人群早干预:

对于长期接触放射线及农药、有机溶剂的人群:应该做好个人保护措施;对于C型性格的人群,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科医生的帮助,平常多与亲人、朋友沟通。

 

参考文献: [1] 赵莲,陈建卓,王润,等.替莫唑胺治疗视神经胶质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22):105-106. [2] 吴云,张紫寅,唐建建,等.视神经胶质瘤的治疗及预后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4,(8):85-88. [3] 杨初蔚.脑胶质瘤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08.
展示更多
限时免费咨询良医问医生
数十万医生 24小时在线 分钟级响应
视神经胶质瘤
我要问医生
10万权威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