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科室: 眼科 、眼底科| 外科 、神经外科| 肿瘤科
视神经胶质瘤是来源于视神经内胶质细胞的原发肿瘤,良性或低度恶性。该病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根据发病年龄,可分为儿童组、成人组视神经胶质瘤。儿童视神经胶质瘤多为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为良性。成人组恶性程度高。视神经胶质瘤多是单侧发病,发展比较缓慢,某些情况下也可很快增大并累及视交叉、视束等。视神经胶质瘤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的原始位置有关,可出现视力下降、头晕头痛、眼球突出等症状。目前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多数情况良好,积极治疗,预后较好,可获得长期生存。
典型症状表现为进展性视力减退、眼球突出、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等。
当出现临床表现,如视力下降、头晕头痛、眼球突出等需要及时去医院行脑部CT及MRI,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视神经胶质瘤,如有肿块再结合术后病理可见胶质细胞增生可确诊。
1.根据发病年龄分:
2.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分:
否
比较罕见,约占眼眶内肿瘤的5%左右,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1]。
大部分情况可治愈。主要治疗方式有手术切除、化疗、放疗。
可能遗传。
是
视神经胶质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相关的因素有:
视神经胶质瘤的诱因尚不清楚,可能的诱因有:
视神经胶质瘤治疗上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结合病情可辅以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确诊后需要尽早手术切除,以避免造成失明等严重后果。
缓解症状,避免失明、脑疝等严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治疗视神经胶质瘤的化学治疗的药物有卡铂、长春新碱和替莫唑胺。这些药物可改善大多数病情,但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如骨髓毒性、肝毒性、肾毒性等,且部分患者会出现过敏。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手术原则为尽量缩小肿瘤大小、保留残存视力和垂体功能。手术指征有:肿瘤造成脑积水,需活检以明确诊断,经规范放射治疗后肿瘤继续增大,防止眶内肿瘤浸润至颅内,有进行性视力障碍及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肿瘤增长较快、黏液成分较多。一般情况较差,心肺功能不能耐受手术者禁止施行此手术,应该使患者身体状况恢复良好,心肺功能改善后才可施行。本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局部肿胀等。术后应及时换药,避免伤口感染。
不推荐首选使用,因为放疗存在许多并发症,如全身免疫力下降、垂体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缺乏、性早熟、闭经等。对 5 岁以下儿童,放疗造成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脑白质异常、脑实质体积减小等危害更大。放射治疗基本指征有:无法采用肿瘤全切除术,患者年龄大于14岁,病理类型恶性程度较高。
因病情而异,3个月至5年不等。
儿童期发病的视神经胶质瘤多为低级别的胶质瘤,肿瘤生长缓慢,病情稳定,预后较好。高级别的胶质瘤常见于成人,恶性程度较高者,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生长迅速,侵犯范围广泛,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胶质瘤局限于视神经者,多数病灶可长达15年不增大,10年生存率 95% 以上,预后较好。胶质瘤若侵犯相邻组织的患者预后差,10年生存率仅为70%[2-3]。及时规范治疗,无论视神经胶质瘤是局限于视神经者还是侵犯相邻的组织,患者预后比较好,视力可有效缓解,可获得长期生存。不规范治疗,视神经胶质瘤可逐渐增大,侵犯视神经及周围脑组织,造成失明、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间隔3~6个月不等复查影像学检查,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诊。
平时无特殊办法监测病情,如出现视力下降等情况需要及时就诊,除此之外,需要按医嘱定期复诊。
1. 目前没有特殊的针对视神经胶质瘤的预防方式,普通人应该远离油炸食品和腌制食品,戒烟戒酒,远离放射线及致癌性有机溶剂,保持健康的心理与情绪状态,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及时诊断与治疗。
2. 高危人群早干预:
对于长期接触放射线及农药、有机溶剂的人群:应该做好个人保护措施;对于C型性格的人群,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科医生的帮助,平常多与亲人、朋友沟通。
参考文献: [1] 赵莲,陈建卓,王润,等.替莫唑胺治疗视神经胶质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22):105-106. [2] 吴云,张紫寅,唐建建,等.视神经胶质瘤的治疗及预后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4,(8):85-88. [3] 杨初蔚.脑胶质瘤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