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医医典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就诊科室: 内科 、内分泌科| 中医科 、中医内分泌科

本医典由京东健康与360良医联合出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日常
  • 预防

概述

  • 主要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引起
  • 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吞咽困难及甲状腺功能紊乱
  • 可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简介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即平时所说的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特征为血清中存在甲状腺自身抗体,且伴有甲状腺功能失调。主要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引起。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吞咽困难以及甲亢面容。可结合血清学检查(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和甲状腺超声检查(超声可见甲状腺肿大和结节)确诊。一般通过药物治疗,高度恶变的患者则采用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症状表现:

主要表现为颈前部肿大、吞咽困难以及甲状腺功能紊乱。甲亢会出现心慌以及汗多,甲减会出现乏力、胸闷等。

诊断依据:

依据颈前部肿大、吞咽困难以及甲状腺功能紊乱。甲亢会出现心慌以及汗多,甲减会出现乏力、胸闷等临床表现,结合血清学检查(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和甲状腺超声检查(可见甲状腺肿大和结节)即可确诊。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有哪些类型?

本病可分为三型:

  • 1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桥本病1型)
  • 2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桥本病2型)
  • 3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Graves病)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高碘地区(如沿海地区)的发病率很高。

是否可以治愈?

目前无法治愈。本病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总体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良好。

是否遗传?

是。可能与常染色体遗传有关。

是否医保范围?

病因

为什么会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与遗传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会导致甲状腺发生特异的自身免疫异常,而引起甲状腺炎症。

1.遗传因素:与家族遗传有关,可能与常染色体遗传有关。

2.环境因素:压力过大、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核辐射等可诱导基因突变)以及长期摄入高碘等,可导致本病发生。

3.自身免疫因素:身免疫异常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明了,目前研究发现,细胞免疫异常,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异常都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病。

4.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致病相关的自身免疫因素也可能对甲状腺组织产生免疫攻击,导致本病发生。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1.感染:特别是炎症感染,可能导致局部细胞变异。

2.硒缺乏:硒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活化和代谢过程,补充硒有助于降低机体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

哪些人容易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1.生活在海边等富碘地区,或经常吃海带、紫菜和加碘盐的人。

2.遭受过核辐射,或食用来自核辐射泄漏区域的食品的人。

3.甲状腺发生过感染性炎症的人。

4.生活在缺硒地区的人。

5.类风湿关节炎、恶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症状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主要表现为颈前部肿大、吞咽困难以及甲状腺功能紊乱。甲亢的患者会出现心慌以及出汗的表现及“甲亢面容”(是指患者出现面容惊愕、眼球向外凸出表现,且表现出兴奋异常、容易烦躁)。甲减的患者会出现乏力、胸闷、皮肤干燥以及心包积液的症状。

1.甲状腺肿大:可见颈前部肿大,无痛感,而且肿大左右不对称,触摸可感觉到肿块表面坚韧和粗糙,周围有结节。

2.颈部增粗:患者会有咽部异常、吞咽困难等症状,且会有压迫感。

3.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的患者会出现心慌、出汗的表现。甲减的患者会出现乏力、胸闷、皮肤干燥以及心包积液的症状。

4.桥本脑病:患者表现出痴呆、精神不振、癫痫、肌肉阵挛以及震颤的表现。

5.甲亢面容:3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即Graves病)还会出现面容惊愕、眼球向外凸出。患者还兴奋异常、容易烦躁。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吗?

1.甲状腺功能减退:最终因甲状腺组织被破坏而引起甲减。表现为出汗减少、怕冷,动作缓慢、精神萎靡不振、疲乏无力、嗜睡、智力减退、食欲不振、体重增加、便秘等。

2.甲状腺毒症:炎症破坏甲状腺细胞或甲状腺本身合成激素增加所致。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若发现颈部明显肿大、吞咽困难以及心慌、出汗、眼球向外凸出或乏力、胸闷、皮肤干燥、声音嘶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当医生怀疑为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时,将通过检查甲状腺是否出现肿大、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是否为阳性、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是否为阳性、促甲状腺激素是否升高、甲状腺扫描是否不规则或者出现稀疏、过氯酸钾排泌试验,若有4项符合则可进行疾病确诊[1]。

1.体格检查:主要是视诊、触诊,目的是检查甲状腺是否肿大,表面是否坚韧和粗糙以及周围是否有结节。

2.甲状腺超声检查:超声可见甲状腺肿大,且可见甲状腺结节。目的是检查甲状腺的病变情况,明确疾病类型。

3.放射性核素扫描:缺乏特异性的表现,可见分布不均的情况,不作为常规的诊断方法。131I的吸收率在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萎缩性甲状腺炎的患者中会降低。

4.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目的是检查甲状腺滤泡细胞是否存在一种叫做“嗜酸性变”的特征。本病可见浆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的浸润,可明确疾病诊断。

5.摄碘率:进行鉴别诊断以及病情分析,检查是否碘量异常。

6.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可见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以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多种抗体显著升高,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7.流式细胞仪检查:可检查淋巴细胞克隆的数量,可进行甲状腺淋巴瘤的诊断,检查否出现其他病变。

治疗

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及具体情况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正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可恢复正常水平。

治疗目标

最主要的目的在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感染,预防恶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1.甲状腺激素:可以辅助患者降低体内的T淋巴细胞水平。其目的是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维持甲状腺的正常功能。不良反应是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心悸、腹泻呕吐等症状,甲亢患者、心衰患者禁用。

2.糖皮质激素: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注射,在甲状腺叶注射地塞米松。其目的是控制甲状腺的免疫炎症反应。不良反应是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消化道溃疡、骨质疏松等症状,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患者、严重高血压患者禁用。

3.补硒疗法:如硒酵母治疗,可以清除甲状腺内的有毒物质。其目的是缓解甲状腺的炎症,降低甲状腺的抗体水平以及增强免疫功能。不良反应为脱发、指甲变形、皮肤黄染、头晕头痛等,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手术治疗

对于高度恶性病变或者有肿瘤的患者,且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其目的是防止病情再度恶化。术后也应该继续使用甲状腺激素治疗。

其它治疗

1.饮食治疗:注意食用低碘食物。其目的是控制病情,防止加重。

2.生物疗法:使用抗原技术,或者非特异性治疗,也可用血浆疗法。其目的是治疗病症,但是较昂贵。

3.放射治疗:适用于并发甲状腺淋巴瘤的患者,其目的是防止肿瘤过大,控制病情。

4.细胞免疫治疗:如趋化因子拮抗剂,其目的是抑制细胞的增殖,达到自然杀伤细胞。

治疗周期

多需长期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可以恢复,对患者寿命无影响。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引起甲状腺肿大以及吞咽困难的症状。恶性程度高的患者会出现甲状腺乳头状癌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危及患者寿命。

多长时间复诊?

病情控制较好:2~3个月复诊一次,一般复查甲状腺自身抗体和甲状腺超声检查。

病情控制欠佳:若出现甲状腺肿大、声音嘶哑产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日常

平时应如何监测病情?

  • 关注甲状腺肿大、声音嘶哑等症状经治疗后是否缓解,如再次出现或加重,要及时就医。
  • 定期复诊,综合评估治疗效果。

平常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 注意多食用高蛋白以及低脂肪的食物,如牛奶、鱼虾等。注意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做到从少吃多餐过渡到定时定量用餐。
  • 忌烟酒、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 服用药物一定要遵医嘱,不要擅自加药、减药、停药,尤其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一定不要自己贸然停药、加药、减药,避免引发严重的副作用。
  • 术后也要坚持在床上活动,恢复正常后要坚持每天锻炼,达到提高抵抗力,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 与患者进行心理建设,可以通过鼓励,沟通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防止患者出现绝望、焦虑的心理。

预防

普通人怎么预防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1.加强自身锻炼,进行体能训练,增强免疫力,加强抵御疾病的能力。

2.避免给孕妇服用含碘药物或者服用过量的碘。其目的是防止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

3.对于有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1型糖尿病者,应及时治疗疾病,防止疾病恶化引发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的发生。

4.注意躲避核辐射,比如放射科医生,要做好个人防护。

5.不要食用来自核污染地区的食物。

6.对于高碘以及硒缺乏的地区,应注意日常的饮食习惯,防止碘以及硒的含量失衡,引发疾病的发生。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应注意日常的生活习惯,且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效果,防止日后疾病的恶化。

 

参考文献 [1]吴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水平及其对疾病诊断的价值[J].智慧健康.2019(19):98-99.
展示更多
限时免费咨询良医问医生
数十万医生 24小时在线 分钟级响应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我要问医生
10万权威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