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科室: 外科 、泌尿外科| 儿科 | 内科 、内分泌科
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又称Frbhlich综合征、Babinski-Frohlich综合征、Leaunois-Cleret综合征、肥胖性生殖无能性营养不良症、脑性肥胖症。本病征以幼儿、学龄期男孩多见,肥胖、性器官发育不良(如小睾丸、小阴茎或隐睾、女性闭经等)等为其特征。大多数由下丘脑、垂体或其邻近部位肿瘤、脑炎、脑外伤等多种病因引起。下丘脑病变为引起本综合征的重要原因。常用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预后取决于原发病的性质及手术根治的早晚。针对该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肥胖、性器官发育不良(如小睾丸、小阴茎或隐睾、女性闭经等)等。
依据肥胖、性器官发育不良(如小睾丸、小阴茎或隐睾、女性闭经等)的体征,结合血、尿中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减少或消失,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不足;头部X线及CT、MRI检查可发现占位性病变,提示存在颅内疾病,可确诊。
无
否
较为少见。目前没有权威的流行病学数据。
常用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预后取决于原发病的性质及手术根治的早晚。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恢复一定的性功能和生育能力。
否
是
如果出现肥胖、小睾丸、小阴茎或隐睾、女性闭经等症状,需警惕早期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
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患者多于青春期前发病,男女发病率相当,具有以下特点:
1.肥胖:身躯呈不均匀性肥胖,肥胖的特点是在躯干及肢体的近端部最为显著。乳房、下腹部和生殖器附近的脂肪组织特别增多,骨盆显得宽大,四肢相对细小,手指尖细。男性患者呈女性体型。
2.性器官发育不良
(1)男性发育期阴茎、阴囊及睾丸仍不发育,呈小睾丸、小阴茎或隐睾,第2性征缺如;面部无胡须生长,音调不改变。
(2)女性闭经,青春期前发病者性器官及第2性征发育低下迟缓,发育期才发现无月经来潮,阴道及子宫皆不发育,第2性征推迟或不出现,生育能力丧失。成年后发病者性欲低下,第2性征逐渐减退,生育能力丧失。
原发疾病表现:如原发疾病为肿瘤,则可由于视交叉受压迫而引起两颞侧偏盲,可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到晚期出现颅内压增高、眼底变化、视力减退、视野缩小。
尿崩症:若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患者出现下丘脑损害,引起抗利尿激素(ADH)不同程度的缺乏,可引发尿崩症,主要表现为口干、多饮、尿量增多等。
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不能治愈,常用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病源为下丘脑或垂体肿瘤、视神经肿瘤,根据其性质以及是否引起压迫症状考虑放射或外科手术治疗。预后取决于原发病的性质及手术根治的早晚。内分泌紊乱方面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的治疗目标为及时解除病因,缓解肥胖、性器官发育不良(如小睾丸、小阴茎或隐睾、女性闭经等)等症状。
1.雄激素替代治疗:适用于男性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患者,可以改善性器官发育不良情况,常用药物包括甲睾酮制剂、肌注丙酸睾酮、庚酸睾酮等,用药后可使喉音变低沉,阴毛生长,外生殖器发育。常见不良反应为浮肿,肝损害,头晕,痤疮等,患有肝病,肾炎,前列腺癌者忌用。
2.雌激素替代治疗:适用于女性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患者,可以改善性器官发育不良情况,常用药物包括雌二醇、戊酸雌二醇、结合雌激素等,用药后可以促进月经来潮,提高生育能力。常见不良反应为可有恶心,呕吐,乳房胀,局部疼痛等。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静脉炎、胆囊疾病、糖尿病、血栓性栓塞和子宫肌瘤患者忌用。
肿瘤切除术:属于根除病因治疗,如为下丘脑或垂体肿瘤、视神经肿瘤,根据其性质,以及是否引起压迫症状考虑放射或外科手术治疗。手术能够有效缩小或切除瘤体,尽可能的保护颅内组织,手术后的患者应该接受定期复查随访。
适用于肿瘤体积较大、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或年龄较小的患者。放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保持稳定或肿瘤缩小,肿瘤缩小多见于放疗后半年至一年。应用放射治疗时,应注意放射治疗的剂量和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对于未婚未育者,放射治疗后可能影响生育。
本病一般需要长期治疗。
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及时治疗,可以恢复一定的性功能和生育能力。若不规范治疗,其原发病如颅内肿瘤或者内分泌紊乱等情况会越来越重,通常会缩短患者寿命。
3~6个月复诊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