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医医典

慢性泪腺炎

就诊科室: 眼科 、眼底科| 其他科 、感染科

本医典由京东健康与360良医联合出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日常
  • 预防

概述

简介

慢性泪腺炎是一种进展缓慢的增殖性炎症,临床上较急性泪腺炎多见。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与炎症、感染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睑外上方有肿块(多为双眼),可伴有轻度的眼睑下垂、疼痛等。主要通过药物或手术进行治疗,预后良好,但可能复发。若不及时治疗,眼睑外上方隆起可能会挤压眼球,使眼球下移、导致眼球活动受限,甚至产生复视。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是眼睑外上方有肿块(多为双眼),可伴有轻度的眼睑下垂、疼痛等。

诊断依据

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病史(有无急性泪腺炎、全身性疾病如结核、梅毒等),依据患者症状(眼睑上方有肿块、无压痛、有触痛),结合眼眶CT检查(多见双侧泪腺一致性增大的类圆形的高密度块状影)、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泪腺有肿物)、血常规检查(检查提示有炎症)等综合诊断可以确诊。

慢性泪腺炎有哪些类型?

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

  1. 原发性慢性泪腺炎。
  2. 继发性慢性泪腺炎。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本病暂无权威的发病率统计数据。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主要通过药物治疗,一般可缓解患者不适症状,若严重者也可通过手术进行切除。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病因

为什么会得慢性泪腺炎?

本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与炎症、感染有关。

不同类型的慢性泪腺炎,发病原因也有所区别:

  1. 原发性慢性泪腺炎:主要原因是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或病毒(如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直接感染泪腺管或感染血液引起全身感染,引起本病;
  2. 继发性慢性泪腺炎:多继发于其他炎症或感染性疾病,如扁桃体炎中耳炎的化脓性病灶转移至泪腺;葡萄球菌感染结膜,直接扩散至泪腺,从而导致本病;急性泪腺炎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也可能会导致本病。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慢性泪腺炎?

  1. 免疫因素:患者免疫力低下时,机体对细菌或病毒的抵抗力低,容易被感染,从而诱发本病;
  2. 疾病因素:患者有其他免疫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由于疾病会侵犯患者全身系统(包括免疫系统),所以患者容易被细菌或病毒感染,从而诱发本病;
  3. 外伤因素:由于眼部外伤(如割伤、刺伤)造成的异物性(如毛发)肉芽肿,从而诱发本病。

哪些人容易得慢性泪腺炎?

  1.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包括正常人群和患特殊病的人群(如罹患结核病梅毒淋巴瘤白血病等),此类人群抵抗力较低,很容易被细菌或病毒感染,从而患病;
  2. 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由于这类疾病会侵犯患者全身系统,最终导致患者患病;
  3. 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如患有流感、麻疹肺部感染等的患者,当感染蔓延至泪腺,也易得此病;
  4. 患有化脓性炎症的患者:如患者扁桃体炎、中耳炎、肾炎等病灶发生转移,扩散至泪腺,也可诱发本病;
  5. 眼部受外伤的患者:如割伤、刺伤造成的眼部异物性(如毛发)肉芽肿,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加重患病风险。

症状

哪些感觉可提示早期慢性泪腺炎?

本病早期无明显发病前兆。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慢性泪腺炎?

本病的典型症状是眼睑外上方有肿块(多为双眼),可伴有轻度的眼睑下垂、疼痛等。

  1. 肿块:位于眼睑外上方(多数是双眼,有个别患者是单眼),为无痛性的隆起,多无压痛,肿块逐渐变大后可能会有触痛;
  2. 眼睑下垂:由于肿块的存在,上眼睑变重会下垂;
  3. 疼痛:由于肿块变大后可能会出现触痛[1]。

其他症状有哪些?

情况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球向内向下移位(是由增大的泪腺组织挤压眼球所导致),眼球运动(上转和外转)受限,甚至出现复视(一个目标能看成两个影像),少数患者会出现眼球突出。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腮腺肿大等症状。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1. 眼球运动障碍:由于增大泪腺组织挤压到患者眼球,使眼球的运动受限,主要是上转和外转受限;
  2. 复视:泪腺组织过大挤压眼球,可造成复视,具体表现为看一个物品会出现两个影像;
  3. 米古利兹综合征:由于炎症扩散至腮腺,而造成泪腺和腮腺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泪腺对称性肿胀、腮腺肿大、肿块可移动、唾液分泌减少、口干、鼻腔干燥等。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或五官科(根据医院科室设置进行选择)、感染科

当发现眼睑外上方有肿块(多为双眼),可伴有轻度的眼睑下垂、疼痛时,可立即至医院眼科或五官科就诊。

当患者有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寒战等特殊不适时,也可至感染科就诊咨询进一步抗感染方案。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 出现眼睑上方有肿块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2. 出现眼睑肿块触痛、眼睑下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 出现复视、腮腺肿大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1.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眼睑上方是否有肿块,肿块的性质及是否有触痛,做出初步判断。本病多见眼睑上方有可移动的肿块、无压痛,但是触诊时可能会有疼痛感、可能出现眼睑下垂的症状;
  2. 眼眶CT检查:用于明确泪腺组织的增大及排除泪腺的占位性病变。本病多见双侧泪腺一致性增大的类圆形的高密度块状影; 
  3.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科常用的检查方法,可用于清晰观察睑部泪腺、泪腺导管是否发生病变。本病可见泪腺有肿物;
  4. 血常规检查:用于诊断病情的辅助检查。本病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下降,提示有细菌感染(炎症)。

治疗

本病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应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严重者可手术治疗。

治疗目标

消除眼睑上皮肿物,恢复患者正常眼球运动及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1.全身激素治疗:

常用药物:泼尼松,能抑制多种原因造成的炎症反应,适用于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副作用:向心性肥胖(以心脏及腹部为中心的肥胖)、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下肢浮肿;禁用:疱疹、水痘、严重骨质疏松者、糖尿病结核病、精神病及对本品过敏者等。

2.局部(泪腺区)激素治疗:

常用药物:曲安奈德注射液(一种长效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吸收缓慢,注射后1~2小时起效,药效可维持2~3周,能发挥持久的抗炎作用。适用于病因不明确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效果很难预测的患者。副作用:肥胖、多毛、浮肿、高血压等。禁用:对本品过敏者、糖尿病、结核病、胃溃疡、疱疹、自发性血小板缺乏性紫癜等;

3.抗病毒药物:

常用药物:阿昔洛韦,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适用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感染的患者。副作用:恶心呕吐头痛、过度兴奋、昏迷、皮疹等。禁用:孕妇及对本品过敏者[2]。

手术治疗

1.切引流术:适用于泪腺形成脓液的患者;

操作:麻醉→切口→排脓引流;

优点:可快速排脓;

缺点:有创手术、需定期换药;

注意事项:术前要使用抗生素,术后观察引流量及性质,伤口敷料要保持清洁、干燥。 

2.泪腺切除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操作:麻醉→切口→拉开创口并止血→暴露泪腺并切除病变组织→注入抗生素、缝合;

优点:能快速去除病灶;

缺点:有创手术、不美观、对术者技术要求高;

注意事项:止血要彻底,术中注意保护好泪腺、分离时不能过于用力。术后要常规使用抗生素、按时换药,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感染情况。

治疗周期

原发性的可以通过短期手术治疗,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需要长期间歇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1. 经过及时规范有效的治疗后,患者一般可以治愈,但因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患者只能长期间歇治疗缓解症状;
  2. 若未及时规范治疗,会导致患者进一步加重,产生复视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多长时间复诊?

开始治疗时,建议至少每周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可延长至每月一次。

日常

平时应如何监测病情?

  1. 自我监测:患者要密切观察眼部是否有异样、肿块变大、眼睑下垂严重等不适,若出现应及时就医;
  2. 并发症监测:确诊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若出现复视、眼球运动受限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平常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1. 宜多吃增加免疫作用的食物、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牛奶、鸡蛋、橙子、香蕉、苹果、橘子、猕猴桃、芹菜、菠菜、大白菜、豆角等;
  2. 勿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生姜、辣椒、大蒜等;
  3. 戒烟戒酒[3]。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 环境卫生:患者居住的环境应保持整洁、安静、舒适,每天多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2. 用眼卫生:勤洗手,注意手卫生,保持眼部的皮肤清洁,及时清理分泌物,避免过度用眼,并定时按摩眼部以缓解疲劳;
  3. 适量运动:适宜程度的体育锻炼并持之以恒,以便于增强体质;
  4. 心理疏导:因为疾病的影响患者容易焦虑,所以需要及时开导患者,告知相关的疾病知识及日常护理知识,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必要时可求助于心理医生[3]。

预防

普通人怎么预防慢性泪腺炎

  1. 普通人群:可通过适当运动、合理搭配饮食来增强抵抗力;注意光线及适度用眼,避免用眼过度;注意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尤其是眼部卫生;避免去人群多的地方、避免与有感染性疾病的人群接触等来进行预防;
  2. 高危人群:除了日常注意事项外,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来治疗原发病;注意日常安全,保护眼睛不受伤害;若有相关病史者,需要密切观察眼部症状,定期体检,若出现任何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黎晓新,王宁利.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275-1297. [2]姜蓉.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泪腺炎的有效性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9):1373-1375. [3]韩杰,李越.眼科护理与操作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68-75.
展示更多
限时免费咨询良医问医生
数十万医生 24小时在线 分钟级响应
慢性泪腺炎
我要问医生
10万权威医生在线